一、学院介绍
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资格, 已设国际法、民商法、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诉讼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七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立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设除军事法学外的其他九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建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自2000年起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研究生培养;我院法学一级学科2012年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
二、招生信息
030100(学术学位)法学(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法学理论
02(全日制)法律史
03(全日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4(全日制)刑法学
05(全日制)民商法学
06(全日制)诉讼法学
07(全日制)经济法学
08(全日制)环境资源与保护法学
09(全日制)国际法学
考试科目:
01、02、03、04、05、06、07、09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
③722理论法学
④839应用法学
08方向:只招收推免生
招生人数: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53人,本专业拟招收推免生44人。学制2年。
08方向只招收推免生1人。
本专业按研究方向分别组织复试,复试方式暂定为笔试和面试,复试内容包括报考方向的综合知识。
理论法学考试内容以法理学、宪法学为主。应用法学考试内容以刑法学、民法学为主。
推免结束后实际计划:统考11人。01-04方向各拟招收1人,05方向拟招收3人,06方向拟招收2人,07方向拟招收1人,09方向拟招收1人。
三、参考书目
722理论法学
孙笑侠主编《法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叶中主编《宪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试卷结构
(1)简答题(每题 10 分,4 题共 40 分);
(2)论述题(法理题 35 分,宪法题 20 分,2 题共 55 分);
(3)比较题(每题 10 分,4 题共 40 分)。:
(4)案例或事例分析题(每题 15 分,1 题共 15 分);法理(75 分)+宪法(75分)=150 分
839应用法学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刑法学(上下),法律出版社
《刑法学》编写组,刑法学(上下)(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世刚,民法总论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
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王利明,人格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程啸,侵权责任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试卷结构
五种题型,满分 150 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 10 分,2 道题,每道题 5 分)
二、简答题(总分 20 分,2 道题,每道题 10 分)
三、论述题(总分 40 分,2 道题,每道题 20 分)
四、材料分析题(总分 40 分,2 道题,每道题 20 分)
五、案例分析题(总分 40 分,2 道题,每道题 20 分)
刑法学(75 分)+民法学(75 分)=150 分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5、55、90、90、345
2023年:55、55、90、90、350
2022年:55、55、90、90、36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6人,含士兵计划1人
复试名单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安排、考核内容、提交材料等要求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进入复试/未进入复试结果将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请考生及时登录系统查看。
3.复试时间:3月29日。
4.考生于复试时提交本人①本科阶段成绩单(加盖公章)和②个人陈述(包括学习和科研经历、报考理由、未来规划等,1000字以内,须确保提交材料的真实性)。
5.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所报考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外国语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
6.每名考生的复试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全程录音录像。
考生成绩评定
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成绩占8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占20%。
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