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主要从事干线铁路、地铁与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研究院下设6个 研究所、2个研究中心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主要有机车车辆研究所、电力牵引控制研究所、制动技术研究所、轮轨系统研究所、动车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和机电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等。
汽车学院依托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以及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二级学科,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汽车的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学院行动方案,设立了“汽车工程”、“车用能源与动力”、“汽车电子与智能”三大教研室。
二、招生信息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学位)(参考2024年)
01 车辆整车设计及集成技术
02 车辆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
03 车辆检测与试验
04 车身与空气动力学
05 磁浮车辆技术
考试科目:
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3(301)数学(一)
科目4
(831)理论与材料力学(研究方向01,02,03,04可选)
(825)自动控制原理(研究方向05可选)
复试内容:轨道交通学科综合
招生人数:1人,参考2024年研招网数据。
【汽车学院】
(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学位)(参考2024年)
01 车辆整车设计及集成技术
02 车辆电子技术
03 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
04 车辆测试与评价技术
05 车身与空气动力学
06 车辆控制与自动驾驶
07 车辆工程(中德平台)
考试科目:
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201)英语(一)、(203)日语、(242)德语、(241)法语任选一门
科目3(301)数学(一)
科目4
(831)理论与材料力学(研究方向01,04,05可选)
(825)自动控制原理(研究方向02,03,06,07可选)
复试内容:
(四选一)
1 汽车理论与设计(汽车理论占85%与汽车设计15%)(方向01、03、04必选)
2 汽车造型(方向05、07中汽车造型子方向必选)
3 信号与系统
4 流体力学
招生人数:
(01)车辆整车设计及集成技术4人
(02)车辆电子技术10人
(03)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4人
(04)车辆测试与评价技术2人
(05)车身与空气动力学2人
(06)车辆控制与自动驾驶13人
(07)车辆工程(中德平台)2人
37人,参考2024年研招网数据。
三、参考书目
(831)理论与材料力学
本科教材即可
《理论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考试题型
1. 填空题/选择题(4选1); 2. 计算题。
材料力学考试题型:
1. 选择题(4选1); 2. 填空题; 3. 计算题
(825)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
《控制理论基础(第三版)》王显正,科学出版社
《现代控制系统》(英文影印版第十二版),RichardC.Dorf,RobertH.Bishop,电子工业出版社
《FoundationofModernControlTheory》,许维胜,朱劲,王中杰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计算题、设计题和证明题等。
四、历年分数线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2024年:50、50、65、75、310
2023年:50、50、80、75、310
2022年:50、50、80、80、320
2021年:50、50、80、75、310
历年报录比
2023年报考19人,录取2人
2022年报考16人,录取3人
2021年报考14人,录取4人
【汽车学院】
2024年:50、50、70、80、320
2023年:50、50、75、80、320
2022年:50、50、80、80、350
2021年:50、50、80、75、320
历年报录比
2023年报考257人,录取20人
2022年报考255人,录取15人
2021年报考224人,录取32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复试内容
专业外语(50分)
专业课(100分)
英语听力口语(50分)
专业综合(150分)
以下情况之一不予录取:
1)政审不合格者;
2)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即复试得分不足满分值的60%);
3)体检不合格者。
【汽车学院】
复试内容
专业课笔试(100分)
专业外语笔试(50分)
外语面试(口语、听力)(50分)
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
以下情况之一不予录取:
1)政审不合格者;
2)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即复试得分不足满分值的60%);
3)体检不合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