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化学学院设有2个系(化学系、化学生物学系),3个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和2个研究中心(分析科学研究中心、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农药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其中化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农药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完整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二、招生信息
070300化学(参考2024年),2025年专业课有调整,详见下方说明
01无机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17无机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8人。
02分析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18分析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10人。
03有机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19有机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45人。
04物理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2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13人。
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21基础有机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13人。
06化学生物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19有机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5人。
07应用化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综合化学
④822物理化学基础(不含结构化学)
招生人数: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招生计划:5人。
共计100人。
备注:2025年化学学科(0703):专业课一: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专业课二: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所有方向初试科目一致。
三、参考书目
专业课一: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专业课二: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2025年调整后
对应往年参考书即可
705综合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册),宋天佑、程鹏、徐家宁、张丽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量化学分析》,许晓文、杨万龙、李一峻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王积涛、王永梅、张宝申、胡青眉、庞美丽,南开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朱志昂、阮文娟,科学出版社
817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册),宋天佑、程鹏、徐家宁、张丽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818分析化学
《定量化学分析》,许晓文、杨万龙、李一峻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仪器分析教程》,叶宪曾、张新祥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819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上、下册),王积涛、王永梅、张宝申、胡青眉、庞美丽,南开大学出版社
820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物理化学》(上、下册),朱志昂、阮文娟,科学出版社
《结构化学》,孙宏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821基础有机化学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邢其毅、裴伟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22物理化学基础(不含结构化学)
《物理化学》(上、下册),朱志昂、阮文娟,科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0、50、70、75
无机化学390
分析化学345
有机化学365
物理化学36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30
化学生物学310
应用化学310
2023年:50、50、75、75
无机化学345
分析化学335
有机化学365
物理化学34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05
化学生物学305
应用化学305
2022年:50、45、75、75、300
2021年:50、45、70、75、30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无机化学
一志愿复试12人,复试最高分421,最低分391
分析化学
一志愿复试13人,复试最高分408,最低分345
有机化学
一志愿复试58人,复试最高分440,最低分365
物理化学
一志愿复试18人,复试最高分413,最低分367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一志愿复试19人,复试最高分406,最低分330
化学生物学
一志愿复试4人,360、345、344、320
应用化学
一志愿复试9人,复试最高分397,最低分313
历年报录比
2023年
无机化学报考80人,录取19人
分析化学报考51人,录取12人
有机化学报考228人,录取50人
物理化学报考69人,录取25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报考25人,录取17人
化学生物学报考12人,录取4人
应用化学报考11人,录取6人
2022年
无机化学报考56人,录取19人
分析化学报考48人,录取10人
有机化学报考147人,录取56人
物理化学报考70人,录取15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报考12人,录取29人
化学生物学报考13人,录取3人
精细化学品化学报考2人,录取1人
2021年
无机化学报考46人,录取11人
分析化学报考40人,录取10人
有机化学报考104人,录取51人
物理化学报考38人,录取21人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报考26人,录取10人
化学生物学报考6人,录取4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根据考生报考志愿安排复试。同一个专业(一级学科)下不同研究方向(二级学科),按研究方向分别排名;同一个专业不区分研究方向的按报考专业排名。
复试方式和内容复试形式统一为现场复试,主要考核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各研究方向根据本方向具体情况采取“综合面试”或“面试+实验技能考核”方式进行.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复试成绩和权重复试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分数。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确定为复试不合格。复试权重为40%。
录取成绩计算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
录取规则
同一个专业(一级学科)下不同研究方向(二级学科),按研究方向分别排名;同一个专业不区分研究方向的按报考专业排名。考生按录取成绩排序优先录取。通过计算录取成绩正好处在录取名额边缘的录取成绩并列的考生,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初试成绩也出现并列的情况,在学院内没有剩余计划可用于补充的情况下,则并列的几名考生均不录取。
例如:某专业录取名额为5名,通过计算,录取成绩排名第5名的共有两名同学,则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同学;如果这两名同学初试成绩相同,在学院内没有剩余计划可用于补充的情况下,则两名同学均不予录取。
专业内调整因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同一专业(一级学科)下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研究方向(二级学科),可择优从报考我院同一专业其他方向未被录取的考生中招收调整生源,此为专业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