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2023160 预约报名
首页 > 考研资讯 > 名校攻略

研加考研:2025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历年分数线及备考指导

研加考研罗老师 2024-10-17 09:06:09 人看过

一、学院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系共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2023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系“语言学”列第8位,“古典文学与古代史”列第9位,“现代语言学”列第11位。

二、招生信息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01.现代文学

02.当代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

③642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02中外文学基础

招生人数:

2025年招生目录公布招生计划:12人,其中推免8人,统考4人。

备注:考试科目③包括“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考试科目④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础知识。本专业按照研究方向分为二组,01为一组,02为一组,分别择优确定复试、录取名单。

三、参考书目

642中国现当代文学、802中外文学基础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5、55、90、90、365

2023年:55、55、90、90、365

2022年:55、55、90、90、370

2021年:55、55、90、90、35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

复试名单

1.png

录取名单

11.png

一志愿复试8人,413、407、406、403、401、397、389、380

录取5人,407、406、403、401、380

2023年

一志愿复试5人

录取5人,388、373、370、373、366

2022年

一志愿复试8人

录取5人,434、409、405、399、392

2021年

一志愿复试6人,

录取3人,391、372、369

另1名中国语言文学双学位硕士研究生班(新加坡)383分

2020年

一志愿复试7人

录取3人,386、370、366

另少干计划1人,388;1名中国语言文学双学位硕士研究生班(新加坡)392分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基本内容和录取规则

1.复试以专业能力面试为主,外语测试在各专业复试小组内根据专业特点进行。

2.专业能力面试中,考生应按照面试小组的要求回答问题。专业能力面试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3.复试权重及最终成绩

1)内地考生

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5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50%;

最终成绩为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2)港澳台生、留学生考生(含硕士和博士)

最终成绩为复试成绩*100%

二维码.jpg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