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系,现有10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
二、招生信息
030304民俗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69不分方向(全日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民俗学概论
④802民间文学概论
复试科目:
1115010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
招生人数:
2025年招生目录公布招生计划:3人。(统考+推免)
备注:2025年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2024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3人,其中推免1人,统考2人。
三、参考书目
610民俗学概论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周星,商务印书馆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
802民间文学概论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0、50、90、90、370
2023年:50、50、90、90、355
2022年:50、50、90、90、385
2021年:60、60、90、90、35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4人,404、392、389、377
录取2人,404、392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人,384、360
录取2人,384、360
备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方向原公开招考计划为4,拟录取考生3名,无候补录取考生。该方向剩余名额1个,调入社会学专业(民俗学方向)。故360分该考生成功递补录取。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3人,397、397、389
录取2人,397、389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面试总时间(含外语应用能力考核)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非专项计划考生,各招生方向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如果初试也同分,则以复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分数排序。
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考生的成绩分别排序,分别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3.专项计划考生按照报考该计划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如果初试也同分,则以复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分数排序。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3)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
(4)思想政治考察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