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历史学系,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2019年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世界史是广东省重点学科。
二、招生信息
065100博物馆(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69不分方向(全日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4法语
③348文博综合
复试科目:
1125015专业知识
招生人数:
2025年招生目录公布招生计划:14人。(统考+推免)
备注:2025年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2024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14人,其中推免4人,统考10人。
三、参考书目
348文博综合
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耿超,科学出版社
《谁的文化》詹姆斯·库,中国青年出版社
《当代中国博物馆》《当代美国博物馆》段勇,科学出版社
《思考埃尔金大理石雕》李洁译,译林出版社
《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潘守永,学苑出版社
《博物馆与当代社会若干问题的研究》吕建昌,上海辞书出版社
《博物馆学体系初探》李慧竹,山东大学出版社
文物学
《文物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尹吉男,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书画》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
《瓷话中国》曾玲玲,商务印书馆
《极简中国古代建筑史》楼庆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货币演变史》千家驹、郭彦岗,上海人民出版社
考古学
《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古学十八讲》张彦远,陕西人民出版社
《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0、50、180、36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7人,复试最高分432,最低分360
录取9人,432、425、414、407、395、392、391、372、360
另士兵计划1人,388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复试方式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复试总分: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
3.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面试总时间(含外语应用能力考核)不少于20分钟。
4.考核办法:面试。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逐个考核,考生当场回答问题,必要时,复试小组成员会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复试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
1.综合评价(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占复试成绩的60%)
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复试结束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复试小组成员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复试成绩。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各招生学科专业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复试成绩排序,如果复试成绩也同分,则以“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排序,同分情况下分数比较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考生的成绩分别排序,分别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3.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3)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
(4)思想政治考察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