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2023160 预约报名
首页 > 考研资讯 > 名校攻略

研加考研:2025年中山大学民族学考研参考书、历年分数线及备考指导

研加考研罗老师 2024-11-04 09:50:05 人看过

一、学院介绍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00年获社会学专业博士点;2002年人类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人类学专业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复评,社会学专业被批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二、招生信息

030400民族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06中华民族学(全日制)

07人类学与世界民族(全日制)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30民族学与人类学概论

④832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复试科目:

2305006民族学综合课

招生人数:

2025年招生目录公布招生计划:8人。(统考+推免)

备注:2025年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2024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2人,其中推免1人,统考1人。

三、参考书目

630民族学与人类学概论、832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民族概论》宋蜀华、陈克进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人类学概论》庄孔韶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人类学》周大鸣、乔晓勤著,重庆出版社

《走进他者的世界》麻国庆著,学苑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0、50、90、90、360

2023年:50、50、90、90、364

2022年:50、50、90、90、380

2021年:50、50、90、90、378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人,376、365

录取1人,365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

各专业复试方式为现场复试(其中社会学、人口学专业含笔试和面试;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考古学专业不含笔试,含综合评价和面试);复试总分占入学总成绩的50%。每位考生的面试总时间(含外语应用能力考核)不少于20分钟。

(一)社会学、人口学专业

复试内容以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为主,复试的满分为500分。

1.专业课笔试100分

1)考试内容:专业课笔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2)考试形式:闭卷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笔试)100分

考试时间:专业课笔试+外语应用能力测试(笔试)共2小时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面试)300分

1)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以及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考核办法

①以面试为主,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逐个进行考核。

②考核过程为:

a.基础情况了解:考核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基本学习和研究情况;

b.专业能力的考察:考生从专业试题中随机抽取题目,考核教师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师可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4)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考核分数。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二)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专业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满分为500分。

1.综合评价(100分)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100分)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300分)

1)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2)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含外语应用能力测试)。

3)考核过程为:

①基础情况了解:考核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基本学习和研究情况;

②专业能力的考察:考生从专业试题中随机抽取题目,考核教师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师可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4)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可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考核分数。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满分为500分。

1.综合评价(100分)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100分)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300分)

1)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等。

2)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含外语应用能力测试)。

4)考核过程为:

①基础情况了解:考核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基本学习和研究情况;

②专业能力的考察:考生从专业试题中随机抽取题目,考核教师提问,考生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教师可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4)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可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考核分数。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四)社会工作专业

复试内容以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为主。复试的满分为500分。

1.专业课笔试100分

1)考试内容:专业课笔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深厚和宽广,是否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2)考试形式:闭卷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笔试)100分

考试时间:专业课笔试+外语应用能力测试(笔试)共2小时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面试)300分

1)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考核办法

①以面试为主,将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各考核小组成员、各组的复试考生名单及顺序以及考核小组相对应的复试考生小组,由各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逐个进行考核,各小组评分标准保持一致。

②考核流程安排:

第一步,考生自我介绍。

第二步,考生从题库中抽取两道(中英)专业问题进行回答。

第三步,考核教师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4)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可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考核分数。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五)文物、博物馆专业

复试考核内容由综合评价、外语应用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三部分构成,满分为500分。

1.综合评价(100分)

考试内容:结合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竞赛获奖、社会服务等相关资料,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

2.外语应用能力测试(100分)

考试内容:重点考查考生外语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否具备本专业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300分(面试)

1)考核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写作水平以及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2)考核时间: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考核办法

①由复试小组对参加复试的考生逐个进行考核。

②考核流程安排:

第一步,考生自我介绍。

第二步,由考生从试题中抽取一道,宣读试题,当场回答。考核教师就答题提问。

第三步,考核教师就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

4)考核评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考核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可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考核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考核分数。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复试成绩

1.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即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2.参加社会学专业复试获得拟候补录取的考生,如愿意转到人口学专业就读,按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获得人口学专业拟录取。

3.退役士兵计划的考生单独排名,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

4.总成绩同分情况下按照初试成绩排序,如果初试成绩也同分,则以复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评分排序。

5.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录取: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低于复试满分值的60%为不合格)。

(3)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

二维码.jpg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