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国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名的教育科研机构,下设经学与子学、国文、国史、国学基础四个教研室及西域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毕业去向:除继续深造外,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多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单位、行政机构、企业等。
二、招生信息
0501J1国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01中国古代文学
0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631古代汉语基础
④847国学专题
学制:3年
02汉语言文字学
03中国古典文献学
0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
③631古代汉语基础
④848语言学与文献学
学制:3年
招生人数:
备注:2025年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5年研招网公布数据。
参考2:2024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0501J1国学汉语言文字学:统考3人。
0501J1国学中国古代文学:统考5人。
0501J1国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统考0人。(一志愿无上线)
考试科目说明:
国学专题(科目代码:847)含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两个部分。考生须对照下表,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要求,选择对应的部分作答。
国学(0101J1)(中国哲学方向):选择中国哲学史部分作答
国学(0501J1)(中国古代文学方向):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作答
848语言学与文献学包含语言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
三、参考书目
631古代汉语基础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殷国光、赵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 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辅助阅读:
《王力文集·诗经楚辞韵读》《人间词话》《中国小说史略》等
847国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高等教育出版社
848语言学与文献学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中华书局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曾贻芬,商务印书馆
《古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黄永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董洪利,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典文献学基础》董洪利,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60、60、90、90、365
2023年:55、55、90、90、365
2022年:60、60、90、90、367
2021年:55、55、85、85、345
2020年:55、55、90、90、36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
一志愿复试5人,407、385、378、371、369
录取5人,407、385、378、371、369
汉语言文字学
一志愿复试3人,400、394、392
录取3人,400、394、392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志愿无上线,无录取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
录取4人,417、396、385、365
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无录取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
录取7人,425、408、403、399、397、394、383
汉语言文字学
录取4人,394、393、390、367
中国古典文献学无录取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招生计划:
0101J1国学中国哲学:0(无上线生源)
0602J1国学中国古代史:0(无上线生源)
0602J1国学专门史:1人
0501J1国学汉语言文字学:3人
0501J1国学中国古代文学:5人
0501J1国学中国古典文献学:0(无上线生源)
注:拟招生人数根据上线情况进行调整。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择优录取。
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4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3.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小时;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0.5小时。
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以上(其中专业课面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90分及格),外语面试成绩60分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分专业方向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