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文学院,涵盖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设7个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2个经教育部批准的自设二级学科:古典学、创造性写作。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二、招生信息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6中国文学基础
④811汉语言基础
学制:3年
招生人数:
备注:2025年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5年研招网公布数据。
参考2:2024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统考1人。
三、参考书目
626中国文学基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世纪外国文学史》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文论概览》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11汉语言基础
《古代汉语》殷国光、赵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60、60、90、90、365
2023年:60、60、90、90、365
2022年:60、60、90、90、367
2021年:55、55、85、85、345
2020年:60、60、90、90、36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1人,367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无上线,无录取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3人,408、404、399
2021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3人
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无上线,无录取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4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综合素质面试及思想政治素质(满分250分);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3.笔试(含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满分150分):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总时长2小时。
4.同等学力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单科满分为100分。
注: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以面试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该项面试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但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单科60分以上方可视为复试成绩合格;
2.将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考生的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初试成绩权重60%,复试成绩权重40%),并从高到低排列录取顺序;
3.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官网进行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分专业、分方向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