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国际汉语教师及其他国际汉语人才的培养培训、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由一个校级研究所-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和4个教研室组成,分别是学科理论与建设教研室、国际中文教育教研室、教师发展教研室、汉语文化研究与推广教研室。另外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团学办公室、对外合作办公室4个科室。
二、招生信息
045300国际中文教育(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学制:3年
招生人数:
备注:2025年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5年研招网公布数据:统考55人。
备注:本专业培养校区在苏州。
三、参考书目
354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商务印书馆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商务印书馆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李大忠,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中华书局
《跨文化交际》祖晓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指南》王小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叶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周小兵, 中山大学出版社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周健,商务印书馆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赵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60、60、90、90、370
2023年:55、55、90、90、365
2022年:55、55、90、90、369
2021年:55、55、90、90、360
2020年:50、50、90、90、35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81人,复试最高分416,最低分370
另士兵计划1人,384
录取56人,录取最高分416,最低分371
另士兵计划1人,384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81人
录取64人,录取最高分423,最低分365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83人
录取68人,录取最高分428,最低分369
2021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统考70人,推免8人,共录取78人
2020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统考58人,推免20人,共录取78人
2019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统考60人,推免18人,共录取78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4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专业课考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面试考察其他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试题并回答问题。教师根据考生表现给予成绩。
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考生表现给予成绩。
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小时。其中专业综合课考察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化知识、案例分析等内容。
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含)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含)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含)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含)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