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87年,是复旦大学面向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的专门机构,全国首批四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9年根据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汉语教师本土化计划,学院开始招收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外国留学生。
二、招生信息
045300(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国际中文教育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学制:3年。
招生人数:28人,其中推免10人,统考18人(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三、参考书目
354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李峰、白雅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张潮,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陈昌来,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庄智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0、50、90、90、341
2024年:55、55、90、90、365
2023年:55、55、90、90、350
2022年:60、60、90、90、36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8人含士兵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408,最低分341;其中士兵计划369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32人,复试最高分434,最低分365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9人含少干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394,最低分354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6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安排、考核内容、提交材料等要求
1.复试方式:现场复试。
2.进入复试/未进入复试结果将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发布,请考生及时登录系统查看。
3.复试时间:3月25日13:30分
复试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东辅楼406、408教室
4.考生于复试时提交本人①本科阶段成绩单(加盖公章)②个人陈述(包括学习和科研经历、报考理由、未来规划等,1000字以内,须确保提交材料的真实性)。
5.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所报考专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外国语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
6.一般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考生明确表示已作答完毕的可提前结束考核。
考生成绩评定
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占50%、复试成绩占50%。
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占8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考核成绩占20%。
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