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三个系级单位及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和工业设计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获批“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含14个二级博士点、1个工程博士点、17个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点。
二、招生信息
080200机械工程(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复试科目:机械工程综合考试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3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1)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7)轮系及其设计
8)其他常用机构
9)机器的运转和调速
10)机械的平衡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1)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及计算准则。
2)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摩擦、磨损及润滑。
3)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连接(螺纹组合计算、键、花键、过盈)强度校核。
4)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机械传动(带、链、齿轮、蜗杆)的传动特点和设计方法。
5)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6)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与寿命计算、滑动轴承的传动特点。
7)联轴器和离合器传动特点。
8)弹簧基本知识:材料特点、弹簧特性线、旋绕比、强度、刚度特点。
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10%~20%。
(2)计算题、图解分析题,约占80%~90%。
2.机械设计部分(占50%)
(1)填空题、选择题,约占20%~30%。
(2)分析题、简答题,约占10%~15%。
(3)计算题、结构设计题,约占55%~70%。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上、下册),第4版,张策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45、45、75、75、305
2024年:50、50、75、75、315
2023年:45、45、75、75、310
2022年:50、50、75、80、320
2021年:50、50、75、80、32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4人,356、331、330、329
录取3人,356、331、329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5人,374、358、348、327、322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3人,371、367、329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招生计划
080100力学
01力学其他:统考16人
02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和转捩:统考3人
080200机械工程:统考3人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统考1人
085500机械工程(专业学位)
01机械工程:统考82人
03力学与航天航空:统考18人
04智能装备与医疗机器人:统考17人
05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统考9人
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统考67人
复试方式和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
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考生按照规定时间到达考试地点,进行考生身份查验、身份识别比对、安全检查和违规物品检查。
1.专业能力考核: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用面试方式进行。听说能力测试内容一般应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满分15分)
2)专业课测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长一般为90分钟),测试科目必须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规定的科目进行。调剂考生的专业课测试要求由调入学院和专业确定。(满分65分)
2.综合素质考核:
1)实验(实践)能力测试:主要测试其实验和动手操作技能。
除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5800能源动力两个专业采用面试方式进行测试外,其他专业均采用笔试方式进行(采用笔试方式测试的考试时长一般为30分钟)。需要学生掌握相关专业领域涉及的基本实验原理及技能,对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及实验技能进行作答。(满分30分)
2)综合面试:由参加复试的老师直接提问或由考生当场抽题作答。
考核内容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满分90分)
综合面试由各学科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考核,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出。每位考生总计复试时长一般为20分钟左右,具体时长可由复试专家组根据复试情况适当调整。
复试试题和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总分200,其中专业能力考核80分,综合素质考核120分。
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5分、专业课测试65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30分、综合面试90分。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保留两位小数。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
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
3.我院全日制考生复试后,若085500机械专业下的某方向合格生源不足,将按照本专业01机械工程方向复试未录取考生意愿及综合总成绩从高到低顺次录取(不再另组织复试工作)。
4.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要求。
(2)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业务课一为数学的专业原则上只能接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业务课一为数学(含自命题)的考生。
(4)考试科目为三门的专业不能调剂到考试科目为四门的专业。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