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及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二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A-(排名第七);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A-排名第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B,排名第四;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三个学科均创新高,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取得跨越式提升。
二、招生信息
081500水利工程(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水文学及水资源
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3水工结构工程
04水利水电工程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9水力学
复试科目:
01水文学及水资源:工程水文学
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工程水文学或水工建筑物
03水工结构工程:水工建筑物
04水利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港口工程学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9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其中:
01水文学及水资源:统考1人
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统考0人
03水工结构工程:统考1人
04水利水电工程:统考3人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统考4人
三、参考书目
819水力学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绪论部分(约5﹪)
2.流体静力学(约20﹪)
3.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约30﹪)
4.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约10﹪)
5.孔口、管嘴和有压管流(约15﹪)
6.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约10﹪)
7明渠恒定流(约5﹪)
8堰流及闸孔出流(约5﹪)
试卷题型及比例
1.判断题(约16分)
2.选择题(约24分)
3.绘图题(约10分)
4.计算题(约100分)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
参考书
1.水力学(第二版),高学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水力学,高学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3.水力学习题详解,张晨,宋慧芳,高学平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4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45、45、75、75、305
2024年:50、50、75、75、315
2023年:45、45、75、75、310
2022年:50、50、75、80、320
2021年:50、50、75、80、32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01水文学及水资源
一志愿复试1人,354
录取1人,354
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一志愿无上线无录取
03水工结构工程
一志愿复试1人,360
录取1人,360
04水利水电工程
一志愿复试6人,385、348、340、312、311、305
录取3人,385、348、340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一志愿复试5人,374、359、353、352、350
录取4人,374、359、353、352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01水文学及水资源
一志愿复试4人,429、364、363、360
03水工结构工程
一志愿复试1人,330
04水利水电工程
一志愿复试11人,409、392、391、385、364、360、360、358、353、343、333
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一志愿复试8人,392、383、374、358、357、352、347、325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
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考生按照规定时间到达考试地点,进行考生身份查验、身份识别比对、安全检查和违规物品检查。
1)专业能力考核:
①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由我院自行组织,采用面试方式进行,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
②专业课测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土木工程学科、水利工程学科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时长1.5小时。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采用面试方式进行。测试科目必须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规定的科目进行。调剂考生的专业课测试要求由调入专业确定。
2)综合素质考核:
①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对于理工科类考生主要测试其实验和动手操作技能,采用面试方式进行。
②综合面试由参加复试的老师直接提问或由考生当场抽题作答。
考核内容应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
对于综合面试,各专业复试小组可根据学科自身特色制定更加详细的面试方案。综合面试由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考核,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出。每名考生面试时长一般为2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可由面试专家组根据面试情况适当调整。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总分200,其中专业能力考核80分,综合素质考核120分。
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5分、专业课测试65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30分、综合面试90分。
考生复试成绩应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成绩之和,保留两位小数,复试成绩低于120分视为复试成绩不合格。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
3.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要求。
(2)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业务课一为数学的专业原则上只能接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业务课一为数学(含自命题)的考生。
(4)考试科目为三门的专业不能调剂到考试科目为四门的专业。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