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2023160 预约报名
首页 > 考研资讯 > 名校攻略

研加考研:2026年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考研参考书、历年分数线及复习指导

研加考研罗老师 2025-07-23 09:26:02 人看过

一、学院介绍

建筑学院,下辖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系。学院已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2个专业型学位博士点:风景园林、资源与环境;4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4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4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二、招生信息

039902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25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④848民俗学概论

复试科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5人,另少干计划1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725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考试的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国内理念、分类、保护体系;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田野调查方法;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建档、申报与管理方法;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点问题的学术反思。

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70分。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参考书目:

1.冯骥才著,《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2.向云驹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向云驹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中华书局,2013。

4.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苑利、顾军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宋俊华、王开桃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848民俗学概论

考试的内容

考试涵盖民俗史、民俗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学术前沿研究等内容。

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题型比例:总分150分,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70分。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参考书目:

1.冯骥才著,《为文化保护立言》,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陶立璠、宋薇笳著,《中国风俗发展简史》,学苑出版社,2021。

4.萧放、朱霞编,《民俗学前沿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45、45、80、80、370

2024年:50、50、90、90、34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8人,413、395、393、387、384、383、379、372

录取5人,413、387、384、383、372

另少干计划复试1人,280;录取1人,28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5人,428、408、399、381、373

另少干计划复试1人,383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081300建筑学设计方向考生、085100建筑考生、086200风景园林考生笔试为3小时设计考试,请自备答题纸和绘图工具,用纸和工具要求与初试一致,其余专业考生的笔试为1.5小时理论考试。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

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即为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内容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

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考生外,其余

考生面试时需展示电子版作品集(即前文要求的考生提前发到指定邮箱中的作品集),面试专家届时会围绕作品集提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考生准备5分钟左右PPT,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学术经历(重点介绍与非遗相关的内容),已有成果,研究意向等。复试内容及评分

标准如下:复试总时长约20分钟

外语听说能力

个人简介陈述和外语问答,15分

专业课测试

专业知识考评(以笔试形式考核),65分

综合素质考核

综合能力面试(含作品集展示并提问环节),120分

备注:

1、具体面试时长可由面试专家组根据现场面试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复试总分为200分,低于120分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保留两位小数。

3、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出。

4、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085100建筑学专硕考生先确定录取资格,再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顺次确定拟录取考生的录取方向,即优先确定总成绩高的考生的志愿方向,当某一方向指标已录满则录取该生第二志愿方向,以此类推,该生录取方向确定后,再确定总成绩低的考生的志愿方向。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

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

3.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要求。

(2)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考试科目为三门的专业不能调剂到考试科目为四门的专业。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

二维码.jpg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