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建筑学院,下辖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系。学院已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2个专业型学位博士点:风景园林、资源与环境;4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4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建筑、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设计;4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二、招生信息
086200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44风景园林基础
④910景观规划设计(三小时设计)
复试科目:风景园林设计综合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16人,另士兵计划1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344风景园林基础
考试内容:
有关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问题
考试题型:
一般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部分,简答题约占40%,论述题约占60%。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参考书目:
1、《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箐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王云才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7、《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傅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8、《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苏雪痕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9、《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中国建筑工作出版社
910景观规划设计(三小时设计)
考试内容:
城市典型景观环境(包括:广场、公园、庭院、居住区、校园、滨水区、建筑外环境等中小尺度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考试题型:
方案快题设计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45、45、75、75、359
2024年:50、50、75、75、369
2023年:50、50、80、80、378
2022年:50、50、80、80、325
2021年:50、50、80、80、32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2人,复试高分399,最低分359
录取16人,录取最高分399,最低分362
另士兵计划复试1人,295;录取1人,295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3人,复试最高分419,最低分369
另少干计划复试1人,370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7人,复试最高分424,最低分378
另少干计划复试1人,306;士兵计划复试2人,362、346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081300建筑学设计方向考生、085100建筑考生、086200风景园林考生笔试为3小时设计考试,请自备答题纸和绘图工具,用纸和工具要求与初试一致,其余专业考生的笔试为1.5小时理论考试。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
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即为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内容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
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考生外,其余
考生面试时需展示电子版作品集(即前文要求的考生提前发到指定邮箱中的作品集),面试专家届时会围绕作品集提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考生准备5分钟左右PPT,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学术经历(重点介绍与非遗相关的内容),已有成果,研究意向等。复试内容及评分
标准如下:复试总时长约20分钟
外语听说能力
个人简介陈述和外语问答,15分
专业课测试
专业知识考评(以笔试形式考核),65分
综合素质考核
综合能力面试(含作品集展示并提问环节),120分
备注:
1、具体面试时长可由面试专家组根据现场面试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复试总分为200分,低于120分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保留两位小数。
3、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出。
4、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以笔试的方式进行。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085100建筑学专硕考生先确定录取资格,再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顺次确定拟录取考生的录取方向,即优先确定总成绩高的考生的志愿方向,当某一方向指标已录满则录取该生第二志愿方向,以此类推,该生录取方向确定后,再确定总成绩低的考生的志愿方向。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
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
3.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要求。
(2)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考试科目为三门的专业不能调剂到考试科目为四门的专业。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