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理学院,设有应用物理和应用化学2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化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应用物理学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应用化学专业的“侯德榜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化学学科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全球排名33名(国内11名)。物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二、招生信息
070300化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8有机化学
④839物理化学
复试科目:综合化学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38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718有机化学
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1.化合物的命名或写出结构式6-12%
2.完成反应(由反应物、条件和产物等已知条件写出条件、产物或反应物之一)25-45%
3.选择填空(涉及中间体的稳定性、芳香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则、有机反应中的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构象与构象分析、官能团的鉴定、反应活性、酸碱性等)6-15%
4.反应历程:典型反应的历程10-30%
5.分离与鉴别0-8%
6.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给定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红外、核磁等条件)6-12%
7.合成题:10-25%
8.实验题(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作用及应用条件,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6-12%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主要参考教材
张文勤,郑艳等编,《有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唐向阳,余莉萍等编,《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5年
839物理化学
考试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1.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22%)
2.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18%)
3.化学平衡(~10%)
4.电化学(~10%)
5.统计热力学(~6%)
6.化学动力学(~15%)
7.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8.实验部分(~10%)
试卷题型及比例
计算题60%,概念题30%,实验题10%。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主要参考教材
刘俊吉,周亚平等编,物理化学(第6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唐向阳,余莉萍等编,《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程》(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5年
冯霞,朱莉娜,朱荣娇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45、45、75、75、305
2024年:50、50、75、75、315
2023年:45、45、75、75、310
2022年:50、50、75、80、315
2021年:50、50、75、80、31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49人,复试最高分413,最低分305
录取38人,录取最高分413,最低分317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75人,复试最高分447,最低分355
400+以上24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物理系:
1.专业能力考核:
(1)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以笔试方式进行。
听说能力测试时播放一段英语听力内容,考生根据听力内容在答题纸上填空。听力内容共播放4遍,其中第1、4遍为正常速度播放,语句之间不停顿;第2、3遍播放时每一句话之间会有短暂停顿。
听力播放开始、两遍内容之间以及结束时会有提示音。总测试时长为20分钟,其中听力内容播放约12分钟。
(2)专业课测试以笔试方式进行。
其中物理学专业考生在固体物理学和电动力学两门科目中任选一科进行测试,多选无效(该选择不影响入学后选择具体攻读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生测试科目为固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专业考生测试科目为生物信息学。总测试时长为一个半小时。
2.综合素质考核:
(1)实验(实践)能力测试以面试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的原理、内容和操作的理解。
(2)综合面试涉及主要专业内容包括普通物理、电磁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物理学知识。同时涉及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
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总时长为20分钟,分成多个复试小组进行。
化学系:
1.专业能力考核:
(1)专业课测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采用笔试方式进行,笔试时间为2个小时,测试科目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调剂考生的专业课测试要求由调入学院和专业确定。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用面试方式进行。听说能力测试内容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
2.综合素质考核:
(1)实验(实践)能力测试主要测试有机实验能力,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
(2)综合面试由参加复试的老师直接提问。考核内容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综合面试由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考核,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出。
综合素质考核复试时长一般为20分钟左右,具体时长可由复试专家组根据复试情况适当调整。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总分200,其中专业能力考核80分,综合素质考核120分。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5分、专业课测试65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30分、综合面试90分。
考生复试成绩应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低于120分视为复试成绩不合格。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