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成立于2020年3月,前身为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4月。学院下设1个教学系,开设1个本科专业,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
二、招生信息
070500地理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自然地理方向一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39自然地理学
④867环境化学
复试科目:表层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8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02环境地理方向一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38普通地质学
④867环境化学
复试科目:表层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1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03环境地理方向二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67环境化学
复试科目:表层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2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738普通地质学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简答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题(五选三)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主要参考书目
舒良树主编,《普通地质学》(第3版),地质出版社,2010年
吴泰然、何国琦等著,《普通地质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39自然地理学
考试内容与比例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0%)
(二)大气与气候(15%)
(三)海洋与陆地水(10%)
(四)地貌(10%)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20%)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25%)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0%)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共10题,共50分。
2)简答题,共5题,共60分。
3)论述题,共2题,共40分。
主要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王建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67环境化学
1.绪论(占约10%)
2.大气环境化学(占约25%-35%)
3.水环境化学(占25%-35%)
4.土壤环境化学(占20%-30%)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8小题,共40分
简答题5小题,共50分
论述题3小题,共60分
主要参考书目
王晓蓉、顾雪元等编著,《环境化学》,科学出版社,2018.
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45、45、75、75、305
2024年:50、50、75、75、315
2023年:45、45、75、75、310
2022年:50、50、75、80、315
2021年:50、50、75、80、31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自然地理方向一
录取8人,380、370、357、338、328、324、322、316
环境地理方向一
录取1人,380
环境地理方向二
录取2人,382、32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自然地理方向一
一志愿复试9人,442、437、419、411、383、382、381、379、379
环境地理方向一
一志愿复试6人,420、411、408、406、334、329
环境地理方向二
一志愿复试1人,364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考生按照规定时间到达考试地点,进行考生身份查验、身份识别比对、安全检查和违规物品检查。
1)专业能力考核
①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用面试方式进行。听说能力测试内容一般应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
②专业课测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测试科目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规定的科目进行。
2)综合素质考核
①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对于理工科类考生主要测试其实验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野外实践能力,采用面试方式进行。
②综合面试由参加复试的老师直接提问。考核内容应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
综合面试由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考核,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各一个,再取算术平均值得出。
每个考生总计复试时长一般为20分钟左右,具体时长可由复试专家组根据复试情况适当调整。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总分200,其中专业能力考核80分,综合素质考核120分。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5分、专业课测试65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30分、综合面试90分。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保留两位小数。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
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