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历史学院,设有历史学、考古学、考古学(文物鉴定)三本科生专业方向;设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国际关系4个博士点;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外交学等6个学术硕士点,文物与博物馆学1个专业硕士点。世界史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也是首批“2011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参与单位。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
二、招生信息
060200中国史(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先秦社会与历史文化
02(全日制)秦汉史
03(全日制)魏晋南北朝史
04(全日制)民族学
05(全日制)元史
06(全日制)明清史
07(全日制)历史地理与地名学
08(全日制)中外关系史
09(全日制)海洋史与海图史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75中国史基础;2026年学院官网已通知改革考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招生人数:13人,推免+统考(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2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10(全日制)中国思想史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75中国史基础;2026年学院官网已通知改革考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招生人数:3人,推免+统考(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2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11(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12(全日制)中华民国史
13(全日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4(全日制)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史
15(全日制)中国现代化研究
16(全日制)当代中国研究
17(全日制)台港澳事务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75中国史基础;2026年学院官网已通知改革考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招生人数:20人,推免+统考(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6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备注:A组,01方向-09方向;B组,10方向,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负责招生,单独排名;C组,11方向-17方向。各组单独划线。
三、参考书目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李侃、李时岳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郭大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备注:其他版本教材亦可参考。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0、50、180、A组386;B组355;C组355
2024年:50、50、180、A组382;B组362;C组363
2023年:50、50、180、A组385;B组361;C组384
2022年:50、50、180、A组370;B组358;C组373
2021年:50、50、180、A组362;B组363;C组361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A组一志愿复试3人,388、386、386
录取2人,386、386
B组一志愿复试1人,376
录取1人,376
C组一志愿复试1人,358
录取1人,358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A组一志愿复试4人
录取3人,394、387、382
B组一志愿复试1人
录取1人,362
C组一志愿复试6人
录取5人,392、372、371、371、370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A组一志愿复试8人;录取6人
B组一志愿复试1人;录取1人
C组一志愿复试9人;录取7人
418、416、406、405、400、395、392、390、390、388、388、385、381、361;另少干计划1人,355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A组一志愿复试9人;录取6人
B组一志愿复试1人;录取1人
C组一志愿复试10人;录取8人
401、398、394、394、392、390、388、385、381、377、376、374、374、373、358;另少干计划2人,355、341
2021年复试录取情况
A组一志愿复试3人;录取3人
B组一志愿复试2人;录取2人
C组一志愿复试7人;录取6人
393、392、386、380、379、370、364、363、363、362、361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要求
我院今年采用线下复试方式,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考核(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1)形式:口试。
(2)时间:与专业面试同步进行。
(3)标准: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2.专业笔试(满分150分)
(1)形式:闭卷考试。
(2)时间:3月22日上午9:00—11:00。
(3)涉及科目:
考古学A:考古学综合;
中国史A:中国古代史综合;
中国史B:中国思想史综合;
中国史C:中国近现代史综合;
世界史A:国际关系史综合;
世界史B:世界史综合;
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关系综合;
文物专硕:文物综合;
博物馆专硕:博物馆综合。
(4)笔试及格线:90分。笔试不及格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3.面试(满分150分)
(1)形式:口试。
(2)内容和要求:考核外语听力、口语及读、译能力;考核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
(3)成绩构成:外语50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100分。
(4)面试及格线:90分。面试成绩不及格者,将不予录取。
拟录取办法
1.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2.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3.排名方法:各专业(方向组)排名,按照总成绩降序录取。
4.同分规则:如出现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以初试总分高者优先;如初试总分亦相同,则以初试业务二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如初试业务二科目成绩亦相同,则以初试业务一科目成绩高者优先。